回想一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遇到一个稍微有点陌生的问题,就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只会用熟悉的经验来「套」;
面对同一个话题或事情,总是难以打开思路,直到看了别人的分析,才恍然大悟「啊,原来还可以这样」;
交流讨论时别人思路清晰,自己明明很多想法,却总是不知道如何表述;
……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思考的时候很容易掉入一些误区,快看看以下几个思考误区你中了几个?
把资料搜集当作思考
任何一种载体的信息,比如课程、节目、文章,都有它的观点和立场。
如果你没有「以我为主」的思维,就很容易把这些偏见当作真相。
其实,无论你是阅读,还是听课,还是看文章,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一种搜集 —— 你所搜集起来的,也不过是资料而已,并不是知识。
什么才是知识?只有把这些资料,组织、整合起来,再从中进行归纳、解读、对比,得出你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才是知识。把这部分知识,再进行延伸、迁移、标准化,转移到新的问题、新的领域上,内化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这就是「智慧」。
把分类和标签当作思考
标签和分类,本来是我们发明出来、用来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但很多时候,它们却成了我们「停止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思维惯性。
一样事物被归到一个类别里面,是由于它呈现出来的某个特征,而这个特征的源头跟这个类别,很可能是毫无关系的。所以,思考问题时,不要满足于「分类」。分类永远不是原因,它会丢失大量信息,使得你的判断落入大众化、庸俗化的陷阱之中。
把启发式当作思考
什么是启发式?就是构筑在我们大脑之中,由经验所组成的直觉模式。
它们更容易被我们所调用,能帮助我们节省认知成本,也能应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但启发式结果,永远是粗糙的、直觉的、简单的,它只能得到「一般解」,往往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满意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更好的方法是「算法式」。也就是避免先入为主,而是用一套思维模型和体系,全面地、逐一地去审视所有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进行溯源和追问,找到真正的根源。
当我们满足于启发式时,往往就会忽略背后真正的原因。相反,去走一条更曲折、更迂回的道路。它们或许也能解决问题,但通常不是最有效的,也未必能持久,因为真正的症结并没有被找到。
把一般性归纳当作思考
「一般性归纳」。它指的是:提取事物的主要特征,模糊掉细节和个性,试图将主要特征归纳、整合,放到自己熟悉的框架里面去理解。最需要避免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过度依赖于某个框架,用它来看待、思考别的事物,碰到任何一个新对象,都试图把它放到旧框架里面套用。
仔细分析它们,你会发现,这4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思考的过程当成了结果。我们为了节省认知成本,就很容易在路上停下来,把过程当成结果,告诉自己「到这里就好了」。这就是深度思考的大敌。
下面分享几个建议,帮助你在思考的时候,用来规范和警醒自己。
- 多问「为什么?」
我们对「为什么」有一个天然的抵触:我们渴望稳定,渴望已知和可控,但追问「为什么」,就是在质疑和打破这种确定性。
但很多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原因,未必是真实的 —— 它往往只是因为我们急于得到一个原因。所以,只有不断地向上追问、溯源,打破内心的排斥和抵触,才能真正抵达问题的核心。
- 审问「还有吗?」
让思考更全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问自己「还有吗?」(睡前复盘的配图)
你可以用一些方式来辅助:模型,案例,现象……可以试着把这个问题跟其他概念、对象结合起来,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不断问自己「如果这样,会怎么样?」
这样,才能拓展思考的边界,让你的思维更全面,也更容易理解事物的复杂性。
- 质问「真的吗?」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各种信息、经验和信念,它们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
所以,我们的思考过程,也是建立在这些框架之上,受到这些框架的束缚 —— 这决定了每个人的视野。
如何打破这种束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真的吗?」
尽可能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正 - 反 - 合」的模型,不断去消解、解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减少偏见和盲区。这在思维方法论中,称为「零基准思考」。(正反合是由黑格尔·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提出的配图)
古人云:“见微知著,睹始知终。”真正厉害的人,能够在千头万绪当中,一眼看到问题的实质,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选择。持续深入地思考。凡事多一点思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金柚网作为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商,为企业提供Al助力的HR SaaS+数字化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智能招聘管理SaaS、劳动力管理SaaS、招聘流程外包、业务外包、数字化商业保险、企业咨询与培训等,已为85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