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因为机器智能而失业的现象越来越多。机器人所产生的影响并非以均等的方式覆及所有的劳动者,机器人与执行不同任务的劳动者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替代关系,这将很大程度决定劳动者在这个岗位乃至在这个城市的去留,最终在宏观层面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格局被重新塑造。
整体而言,从空间迁移的角度来说,机器人浪潮不会导致外来务工在城市间流离失所,相反,机器人所释放的生产力能够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以吸纳他们进入,与机器人在城市空间里实现“人机共存”。
但从雇佣期限的角度来说,在机器人的冲击下,外来务工的雇佣合同在整体上呈现出短期化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渗透生产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传统的“技术—技能”匹配和粘性,劳动者基于企业的传统特定技能被削弱。也就是说,虽然外来务工能在相应的城市落脚,但难以长期稳定下来。
胜任非常规任务的劳动者由于与机器人形成良好的互补性而更受市场欢迎
在空间迁移方面,机器人会降低从事常规任务的外来务工在该城市的就业概率,提高非常规任务的外来务工的就业概率。在雇佣合同期限方面,常规型技能者的雇佣合同会趋于短期化,执行非常规任务的劳动者,能够获取相对稳定的长期雇佣合同。
此外,不同性别、学历、年龄的劳动者受到的影响也并不相同,具体而言:
第一,男女有别。男性和女性分别在运动和认知能力上具有相对优势, 女性劳动者执行了更多的非常规任务,任务更偏向“脑力密集型”而非 “体力密集型”,因此女性受到的负面冲击更小。
第二,学历区隔。机器人对高中及以下的低技能常规任务工作者有负向影响。这也很容易理解,拥有更好教育技能的劳动者,更容易适应技术变化,而且能通过工作岗位调整或寻求新的工作机会以对冲技术冲击。
第三,年龄差异。机器人的使用对中年劳动群体(31-45岁)的冲击更为明显。年龄反映了个体的生命周期,也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密切相关。31-45岁劳动者的工作内容逐渐固定化和程序化。与此相比,16-30岁年轻劳动者具有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46-60岁劳动者的工作经验丰富,从事的更多是领导、协调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在机器人浪潮下,如何缓解劳动者被机器人技术替代的压力呢?
要想使劳动者能与机器“并肩工作”,促进技术与技能的匹配关系,劳动力市场的招聘动态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启示。结合全国各城市的机器人安装情况和当地企业的招聘广告文本进行研究,发现一个城市的机器人安装密度越高,当地企业的工作岗位对抗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需求越低,对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需求越高。
更有趣的是,机器人的引入还改变了对一些能力组合的需求。比如,工作岗位对沟通能力搭配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搭配观察力的需求是更高的,但抗压能力搭配动手操作能力的需求是更低的。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随着新兴技术的突破式发展,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上甄别具备执行非常规工作任务的劳动者,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发布招聘广告环节,对于有特定能力需求的岗位,清晰地描述工作职责和招聘门槛,平衡与各种能力相关的关键词的数量与位置,减少机械性地套用广告模板行为,做到因不同时间、不同岗位而异,从而有助于求职者了解招聘需求,提高职业搜寻效率,降低用人单位在面试环节和实习试用期的用人成本。
职场人士们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一方面注重提升执行非常规任务的能力,通过业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培训实践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快速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优势,构造能力组合,培养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学校、用人单位、职场人士和职业培训行业都有各自的位置,共同实现 “技术升级”与“技能升级”的良好协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