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柚网人事资讯:很多中国企业家都有一种中国式的烦恼:自己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员工却完全没有危机意识,该吃吃、该喝喝,得过且过……员工没有危机感,问题出在老板身上。建立团队的危机感、组织的危机感,还得老板自己动手。企业可以从这个维度入手,把危机应对基因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
文章图片来源摄图网
抓住并创造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是植入危机应对DNA的先决条件。没有危机意识的企业,需要重大危机事件的巨大冲击,才能产生文化基因的突变。被动激发出来的新基因,是突变;主动激发出来的新基因,就是植入。
比如说:传统做纯线下业务的企业,一般都没有互联网基因,也可能在受到市场巨大冲击后基因突变,有了互联网基因;也可能是企业主动转型,逐步植入互联网基因。
大部分企业的危机应对基因都是通过遭遇一次又一次危机而突变的,只有少部分企业是自主植入的。美国企业重视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主动推进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所以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领导人的危机洞察和危机行为
领导人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企业文化在前期都是企业家文化,俗称“老板文化”。领导人危机洞察和危机行为,是DNA植入的第二个维度。
利用危机事件植入危机应对基因,领导人的危机洞察和危机行为是关键。领导人需要从战略高度、企业生死的高度判断事态的严重性和急迫性,包括定性判断、战略定力、战略举措和系统行动。
建立危机应对机制
建立危机应对机制,是企业植入危机应对DNA的第三个维度。危机突如其来,我们怎样淡定地应对呢?
事业继续计划(BCP)可以指引企业稳步度过危机。通常按照四大阶段来进行:一是制定确保员工安全的行动计划,二是制定防止危机二次发生的行动计划,三是制定恢复业务的行动计划,四是制定确保业务继续的行动计划。
常态化地进行风险管理
把事业继续计划锻造为组织能力,是企业植入危机应对DNA的第四个维度。
企业可以从三大方面构建风险管理机制:一是战略风险管理机制,任何战略活动都摆脱不了与之随行的风险,战略风险管理主要针对业务投资、重大业务改革、战略合作和企业并购展开。二是业务风险管理机制,主要针对销售风险、质量风险展开。三是危机管理机制,主要针对重大质量问题、公司丑闻和灾害展开。
风险管理是要有投入的,一定要做正式的预算。在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天平上,一头是风险,如果对策不充分,会直接造成经营损失;另一头是成本,如果要对策充分,需要有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
投入资源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就在于用有限的资源投入抵消可能的风险损失。适当的风险管理投入是一种保障,不能只是当一般成本来对待,这是战略性投入。有战略性投入,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