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400-081-5888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工作日 9:00-18:00)

社保计算器
HR那些职业病:别人为偶像剧感动落泪,我却在纠结合不合法!
2021-10-15 09:31

  最近在和朋友刷一部职场偶像剧,当看到女主角被公司无故开除,男主角力挽狂澜“救美”的剧情时,朋友感动得泪流满面,可我却尴尬得脚趾都能原地抠出三室一厅:这剧情,怕是不合劳动法吧?

  朋友听到我的感想,无奈道:“你这是HR的职业病啊,得治!”

  明明想轻松的刷剧,却频频带入HR属性陷入剧情细节。

  但HR职业病带来的生活烦恼还不止这一个——

  要么“社牛”附体,

  要么直接“社恐”。

  一个工作起来“娓娓而谈”的HR,往往会被逼成两个极端。

  要么是“社交牛逼症”附体,和陌生人也能滔滔不绝,“八面玲珑”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要么是上班时话说多了,下班后手机静音,直接“自闭”。

  整理信息成习惯,

  微信记录就是命。

  因为各种表格、文档、PPT太多了,于是渐渐养成了按照年份-季度-月份-内容详情来分类整理的习惯,强迫症逐年加重。

  就连微信也是如此,微信好友的备注可能是姓名-城市-职位-薪酬一大串信息,还要按照岗位、薪酬等做精心分组。

  微信聊天记录则更加重要。什么都可以删,微信记录不能删;手机可以随便换,微信记录要连贯。尤其是和候选人、内部员工的沟通记录,包括重要文件也要转到自己微信传输助手上,收藏保存,以防万一。

  所以当时隔一年,和面试过的候选人再联系上时,依然能熟络的聊起来,不是因为有“最强大脑”,只因手机里有最全的聊天记录~

  一张口就像在面试

  “和你说话,压力好大。”

  招聘工作做多了,说话就总是单刀直入,刚认识的时候常被误会性格尖锐,不好相处,只有熟悉的朋友才知道“真面目”。

  但职业病太重,常常是聊着聊着话题就引到了“面试现场”,不自觉的挖别人的工作经历:

  “最近工作还顺利吗?”

  “入职多久啦?”

  “公司离家远吗?”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

  看谁都像候选人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人堆里四处张望的也不一定在寻找爱情,TA可能是做HR习惯了,看谁都像候选人,遇到合适的就想问问对方是否有意向换工作。

  而且仿佛一台测量仪器,认识一个人就会自动按照工作方式在心中默默评估和贴标签,分析TA的优缺点、潜力、培养价值、胜任能力等。

  如此“动脑”,也让工作以外的人际交往特别累。

  听不得别人要和我“谈谈”

  虽然做HR,总是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比如今天要和刚入职一周的新员工谈谈,明天要和打算离职的员工谈谈,后天要和招人的部门领导谈谈。但却真的怕别人要“主动”来谈谈。

  “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聊聊?”

  一听这个语气,条件反射就觉得是要谈离职,顿感心肌梗塞,只想当做没听见。

  吾日三省吾身

  一个优秀的HR一定很擅长自我反省,只要看到,就会忍不住对标到自己的工作中。

  比如看到劳资纠纷的新闻,就会开始“三省吾身”: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现东家,我们该怎么处理?

  怎样做才能防范这类的法律风险?

  怎样才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真·职业病

 

本文原创发布于金柚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