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一早,京东全体员工收到了刘强东的全员信,信件很快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刘强东在信里宣布了京东的4项举措:
1、为新收购的“德邦物流”全体十几万员工,逐步缴齐五险一金,其中的外包转为自有;
2、集团拿出100亿元成立“住房保障基金”,为基层员工提供无息购房贷款;
3、刘强东本人捐出1亿元,集团以及各个BGBU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基金用来抚养不幸丧失劳动能力或生命的员工的子女,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4、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
高管权势远比基层员工强大,而这4项举措明摆着是割高管的肉,来补贴基层员工,高管们能同意吗?高管减薪,员工加福利,又比全员降薪高明在哪?
高明点一:舆论场上化危为机
现在经济大环境比较低迷,全球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各项降本增效的举措,其中之一就是“降薪裁员”。这些操作无一例外给公司造成了舆论危机,口诛笔伐不少。究其原因,网络舆论场上,主要的力量群体就是员工,员工被降薪裁员了,自然不会给好脸色。所以降薪裁员貌似是一个注定挨骂的操作。
京东也要降本增效,也确实降薪了,可是,网络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给京东点赞。
因为京东降的是高管的薪,又给了基层员工实实在在的福利。毛泽东说:“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京东一增一减的举措,一面将员工进一步分割,尽可能减少了敌人数量,另一面又团结了广大员工群体,巧妙地扭转了舆论力量。
高明点二:内部管理上变打击为激励
京东的降薪对象是副总监及以上的中高管,并且只降现金薪酬部分。而中高管薪酬中股票是大头,月薪为辅,降薪对他们影响有限。
根据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的数据,这个职级的薪资中位数,基本在154万以上(84万固定年薪+70万年终奖)。哪怕是降薪20%,也有123万。
脉脉职级薪资数据
甚至说,如果京东的4大举措落实后,业绩更好了,股票往上涨,中高管们能挣更多。省下的钱,对高管不痛不痒,补贴到员工那,激励作用就非常巨大。
涨薪2000元,对于高管来说是锦上添花,而对月薪5000的基层员工是雪中送炭,能够帮他们解决很多生活问题。员工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感激,更努力工作。马云就表达过观点:给高管加薪,不如给员工涨薪。降薪本来是比较打击士气的,但经过一增一减,京东增加的士气,远超被打击掉的士气。
高涨的士气又能反哺到京东核心业务“物流供应链”上。物流小哥们好了,服务顾客更贴心,工作更认真,京东供应链才能稳。
高明的举措,需要智慧,更需要魄力
“给高管降薪,提高员工待遇”的策略其实不难想到,难的是选择的魄力,这需要克服高管这一利益群体。京东4项举措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刘强东对京东控制力,所以才能硬顶高管们的压力。
尽管刘强东很有魄力,中间也应该经过很多刀光剑影的博弈。
前几天脉脉传出京东开管理大会,而且参会中高层不能带手机、电脑,避免信息泄露,很可能就是讨论4项举措的事情。有高管给员工让利的能力,还要愿意分利给员工才行,京东一直有优待基层员工的传统。刘强东认为:“对员工好永远不能变,企业的失败不是因为对员工好,而是因为没有管理,对员工好和有管理系统,二者是不矛盾的。”京东4项举措热搜里,一位京东员工还分享了家人患了白血病,公司报销了十几万的故事。对基层员工的关怀,这就是落到了实处。
7个月前,上海全城静默,物资供应非常困难。一张图刷屏了上海人民的朋友圈:上海的万家灯火下面,京东物流车队,连成红色长龙,义无反顾地冲进上海。
京东全国征集员工,调集了14批次物流车队,一天一批进上海送物资,车进去后隔离14天,隔离结束后继续送,如此循环。为了支援上海,不计成本。
能支援,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为支撑;愿意支援,体现的是“京东”社会责任感;能得到员工支持,说明员工有归属感。
金柚网,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商,为企业提供Al赋能的HR SaaS+数字化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智能招聘管理SaaS、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SaaS、招聘流程外包、业务外包、数字化商业保险、企业咨询及培训等,已为85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